大学城不是一天建成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6)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1日

摘要: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   《硅谷百年史》 的作者之一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说,“在中国,深圳最像硅谷,连山寨都像。”100多年前的硅谷还是一个“大农村”,斯坦福大学也是按照“另一所哈佛”的想法被“山寨”出来的。如今,它和硅谷一起成为世界高科技的圣地。作为一座移民型、创新型城市,深圳现在最羡慕硅谷的,可能就是拥有一所斯坦福那样的大学。   深圳版“我的大学”的故事,是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民们“全民上夜校”开始的。30年后的今天,深圳不仅拥有北大、清华在深

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应该拥有一所一流的商学院。

  对于如何办深研院,海闻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美国加州大学多个分校都学习和工作过的他认为,北大深研院应该走类似于加州大学的模式,即深研院的院系不能是本部院系下面的二级学院,必须是独立的院系。否则,“同一品牌、同一水准”的办学口号就永远实现不了。北大的各院系在深圳办分院,别说要超越本部学院,实际上连本部的水平都不可能达到。

  2005年,海闻以北大副校长的身份出任北大深研院常务副院长;2008年,升任深研院院长。他先创立了一个独立于北大光华和经济学院的商学院,自己同时兼任商学院院长。为办好商学院,他从国外聘请名师前来授课,并与香港大学金融系合作,目标是培养有经济学理论功底的金融人才。

  2008年,商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平均起薪18.5万,在国内一炮打响。同年,英国汇丰银行捐赠1.5亿元人民币,支持商学院办学,北大深圳商学院被冠名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起初,学院只能“捡漏”式招生,即在过了北大分数线但没考上光华和经院的学生里调剂。到了2009年以后,商学院就不再接受调剂,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了北大本部的一些院系。“我们现在已经跻身全国最好的商学院之列。”海闻颇为自豪地说。

  随即,海闻又创办了国际法学院,聘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原校长担任法学院院长,并重整理工科院系。在海闻给北大深研院定下的16字办学方针里,“交叉学科”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比如,全军民所在的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综合了化学基因组学、生物学、转化医学等多个学科,以研发新药为导向;汇丰商学院融合了经济和金融两个学科;而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则实现了文理交叉。这些都是在北大本部已经固化的教学体系下难以实现的。

  海闻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时说,“短期内,我们要和本部差异化竞争,尽量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发展一些新领域。但从长远来看,分院和本部的相同专业可以并驾齐驱,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洛杉矶分校都有经济系,都很牛,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本部原先在深圳的大部分院系也陆续撤回。到如今,北大深研院共拥有8个院系,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3000人。

  不过,学校的定位与机制没有明确,依然是制约北大深研院发展的根本因素。对于北大来说,深研院究竟算哪一级机构?一方面,深研院是独立法人,院长是北大副校长,因此它该是一个副校级的独立校区。但另一方面,深研院的学科发展、招生名额、学位审核等都要通过本部院系和各个部门,又像是一个二级院系。

  海闻直言,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或潜在的)竞争关系,北大本部相关院系并非都全力支持深研院同类专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本部校区跟深研院分别是北大平级的两个校区,本部应该既是“兄长”又是“父亲”,但如果只有“兄长”的心态,当然就把深圳分部看成了竞争对手。

  “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