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不是一天建成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1日

摘要: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   《硅谷百年史》 的作者之一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说,“在中国,深圳最像硅谷,连山寨都像。”100多年前的硅谷还是一个“大农村”,斯坦福大学也是按照“另一所哈佛”的想法被“山寨”出来的。如今,它和硅谷一起成为世界高科技的圣地。作为一座移民型、创新型城市,深圳现在最羡慕硅谷的,可能就是拥有一所斯坦福那样的大学。   深圳版“我的大学”的故事,是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民们“全民上夜校”开始的。30年后的今天,深圳不仅拥有北大、清华在深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

  《硅谷百年史》 的作者之一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说,“在中国,深圳最像硅谷,连山寨都像。”100多年前的硅谷还是一个“大农村”,斯坦福大学也是按照“另一所哈佛”的想法被“山寨”出来的。如今,它和硅谷一起成为世界高科技的圣地。作为一座移民型、创新型城市,深圳现在最羡慕硅谷的,可能就是拥有一所斯坦福那样的大学。

  深圳版“我的大学”的故事,是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民们“全民上夜校”开始的。30年后的今天,深圳不仅拥有北大、清华在深圳开设的研究生院,而且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校也于今年7月获批独立招收本科生。深圳市的“大学计划”是,到2025年,拥有高校20所左右,将深圳建成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作为能够代表中国未来的城市,深圳对一流大学的渴望不难理解;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引进国内外名校,也不失为充满深圳智慧与实干精神的捷径。然而,深圳的“大学计划”仍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平衡各方利益,并拿出百年大计的恒心。毕竟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张的时机已经过去了,目前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够为深圳创造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制环境,在高教领域也开辟出一个特区来,那么,深圳的“大学计划”就不仅有利于深圳,而且可以为积极吸引名牌大学异地办学的其他城市提供典范。

大学城不是一天建成 深圳能否“山寨”出斯坦福? 制图:王对对

  深圳:大学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深圳这个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中国硅谷的城市,一直缺少一所像斯坦福那样的大学,

  所谓“深圳无名校,名校在深圳”,引进名牌大学来深圳办分校的方式,虽创业多艰,却也立竿见影。

  但办大学毕竟不是政绩工程,深圳需要在时间中慢慢生长出真正的一流大学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钱炜

  广东湛江人全军民至今还记得,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时,由于无法适应北方凛冽干燥的气候,一到冬天嘴唇就干裂流血。因此,大学毕业时他选择逃回南方读研。2004年,当全军民在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时,听说北大要在深圳办一所研究生院,便毫不犹豫地前去应聘。

  母校北大的金字招牌与家乡适宜的气候环境加在一起,让他觉得真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更有诱惑力的是,这是一个等待他去开拓的全新事业,“相当于现在叫得很响的创业。”

  2013年,在海闻卸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的时候,全军民给他写了一封邮件,大意是:在深研院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感谢海院长大刀阔斧的改革,营造了让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土壤,使这里的年轻人得以扎根成长,取得了原创性的突破。

  如今,全军民仍感叹创业多艰,43岁的他已经有一头与年龄不相称的花白头发。但另一方面,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存在,却是深圳引以为豪的事情。

  “深圳无名校,名校在深圳”,当地流传的这个说法是有底气的: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