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深圳高教希望看到本土生长出优质高校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1日

摘要:  原标题:深圳能不能在高教领域也创造出一个特区来?——专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钱炜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多年来频繁往返于港深两地。作为一名对大学精神有着深入理解,并熟悉中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学家,他不仅参与过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办,而且与国内几所大学在深圳的研究生院也多有往来。 资料图:毕业生合影中   在丁学良所著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书中,他将自己界定为“在中国土地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传教士”。他认为,大学的精神气质根植于不断创新知识

  原标题:深圳能不能在高教领域也创造出一个特区来?——专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钱炜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多年来频繁往返于港深两地。作为一名对大学精神有着深入理解,并熟悉中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学家,他不仅参与过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办,而且与国内几所大学在深圳的研究生院也多有往来。

专家谈深圳高教希望看到本土生长出优质高校 资料图:毕业生合影中

  在丁学良所著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书中,他将自己界定为“在中国土地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传教士”。他认为,大学的精神气质根植于不断创新知识的冲动,一流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聚宝盆,以及整个社会的知识创新中枢。

  丁学良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有十余年“游学世界看中国”的经历。进入21世纪后,他在环太平洋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比较发展、全球化和大学制度。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丁学良对近年来深圳的大学发展计划洞若观火。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你的观察,深圳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丁学良:据我了解,深圳积极办大学已经有好多年了。2000年以后,他们引进了北大、清华与哈工大,创建了三所大学的研究生院。后来又创办了南方科技大学,最近好像又有一系列动作。深圳这么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确实是有内在原因的。

专家谈深圳高教希望看到本土生长出优质高校 资料图:高校毕业生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2005~2008年,我曾参与过一个国际性项目,研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流动与一个地方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负责此项目与中国大陆有关的部分。当时我就发现,中国大陆的经济中心与吸引人才之间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当时我就看到,在中国吸引人才最多的几个经济中心里,深圳是最突出的案例。这是因为,跟北京、上海拥有大量名牌大学不一样,深圳本地并没有优秀的高等院校,因而它更倚赖于通过吸引外来高端人才来发展自己。

  我一直说,深圳是全世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里,在最短时间里吸纳了最大移民群体的城市,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举例说,纽约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但是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对于深圳这样一个城市来说,它现在最欠缺的,也许就是好的大学,这个缺口太大了,缺的不是一点点。

  在发达经济体里,一般每100万~120万人口就有一所高校。深圳也许还算不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但已经接近这个水平,那么至少每200万人口也应该拥有一所高校。深圳现在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了,至少该有十来所高校才对,不管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