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城市多重举措积极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学习型城市建设再提速   编者按:10月21日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聚焦“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及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过去10多年来,全国部分城市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报摘编北京、上海、太原、常州、深圳5个城市的做法,希望对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北京:建文明之都服务全体市民   北京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历经1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建设模式。   战略规划,科学设计。北京市坚持从战略高度系统设计、科学规划

型城市建设。

  2010年,深圳成立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决策者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度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近3年,除基本建设投资外,市、区两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日常经费的专项投入,年均超过6亿元。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深圳把完善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核心,把面向在职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劳动人口的职业教育作为特色,把发展社区教育确定为一项全社会公益性事业。截至2012年年底,深圳已建立市一级社区(培训)学院21所、区一级社区学院5所、街道一级社区学院(教育中心)38所,并在全市约600个社区中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深圳搭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如2010年开通“深圳市民终身学习网”、“深圳干部在线学习”平台;2005年以来推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市民文化大讲堂”;2011年拥有公共图书馆643个,2012年设立200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便捷优质的资源、发达的教育培训体系,带来了深圳人口素质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和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学习型城市建设,为深圳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提供了有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报记者 纪秀君 张婷 整理)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