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城市多重举措积极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学习型城市建设再提速   编者按:10月21日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聚焦“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及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过去10多年来,全国部分城市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报摘编北京、上海、太原、常州、深圳5个城市的做法,希望对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北京:建文明之都服务全体市民   北京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历经1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建设模式。   战略规划,科学设计。北京市坚持从战略高度系统设计、科学规划

府成立了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市教委等13个单位组成的“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使跨界合作成为可能。各区(县)与街道(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从而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管理体制。

  注重制度、保障工作。上海市坚持把形成一整套规范化、常态化的计划与管理制度,以及建立一系列工作标准视为重要的工作模式。通过出台《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等,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描绘蓝图。

  整合资源、激发活力。上海在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同时,以社会性大学习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立了汇聚各类教育资源的综合平台,为市民创建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并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融通。

  “上海学习网”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课程超市等八类学习服务,不仅实现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委四级网络管理服务的互联互通,还初步形成了网上学习资源建设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开发网上终身教育与学习资源。

  至2011年底,上海创建市级学习型机关345个,市级学习型社区141个,市级学习型企业事业单位1000家,232万户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

  太原:政府主导创建学习型城市

  以“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按需选学、终身在学”为目标,山西太原市将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和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持续推进。

  创建学习型城市,政府主导是前提。10多年来,太原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体现了清晰的战略意识和战略部署。2012年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部终身教育地方法规《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也在这里正式颁布,标志着太原学习型城市工作进入法制化运行轨道。

  创建学习型城市,体系构建是核心。通过实施“百校兴学”,确保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同时突出“三关”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职工教育,科教兴乡兴县带动农村成人教育。

  创建学习型城市,资源供给是支撑。建立网络化、立体化的全面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购买丰富的学习资源,自建有本土化特色的课程资源,努力做到全方位整合、立体化覆盖。

  创建学习型城市,组织创建是基石。以学习型县(市、区)、学习型乡镇(街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