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机静力试验让C919更强壮 ARJ21曾被迫中止(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现 场   检验C919 的“肌肉”和“骨骼”是否强壮   这几天正是上海最热的时候,记者来到上海浦东一个叫祝桥的偏僻地方。C919大飞机总装下线后,赵峻峰一直在这里的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给大飞机做全机静力试验。   戴着眼镜,皮肤有点黑,个子大概1米8,牛仔裤、格子衬衫,赵峻峰看着确实像传说中的“理工男”——他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部工程师、C919大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负责人。   赵峻峰近照。 万全 摄   走进一个巨大的试验厂房,能看到钢结构的三层

赵峻峰到另外一个部门去竞聘专业总设计师。这个领域,我们都不太熟悉。我们这些了解他能力的总师,主要都是在飞机结构领域,当时也都不在评审专家组。但凭着他自己对飞机的理解和经验积累,最后排名第二,非常了不起。可以说,他用10分钟的答辩体现了他的价值,并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我很满意我们的团队,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担当。担当不仅仅体现在会拼、会攻关,也体现在这些年轻人有闯劲,也有韧劲。在和别人有分歧的时候,会很有耐心地去说服对方,给出专业的意见。即使在分歧很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是转身就走,而是更有耐心,迂回地把问题解决掉。这说明大家都是围着飞机在想事、做事。和赵峻峰他们打交道多了,就发现只要是他们认定想做的事,就千方百计地给你讲清楚,甚至跑到我办公室来不厌其烦地讲充分。

  从ARJ21首飞、适航取证到交付运营,再到C919首飞成功,整支团队逐渐成熟,也越来越自信。我记得ARJ21在2008年首飞成功时,我们又蹦又跳很疯狂。到C919首飞,看到它轻盈地起飞、稳稳地着陆,似乎没有特别的感受,脑子里一直琢磨的是和飞机动作相关的飞机结构。对我们来说,每一次结构强度的试验本身不亚于一次首飞。

  中国的民机事业,从无到有,越来越实。但和波音、空客比起来,还有差距。国家重视,社会关注,老百姓认可包容,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继续咬紧牙关、负重爬坡,这样才会有机会和波音、空客一起掰掰手腕。中国民机事业的未来,扛在像赵峻峰这样一批年轻人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