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机静力试验让C919更强壮 ARJ21曾被迫中止(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现 场   检验C919 的“肌肉”和“骨骼”是否强壮   这几天正是上海最热的时候,记者来到上海浦东一个叫祝桥的偏僻地方。C919大飞机总装下线后,赵峻峰一直在这里的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上海分部给大飞机做全机静力试验。   戴着眼镜,皮肤有点黑,个子大概1米8,牛仔裤、格子衬衫,赵峻峰看着确实像传说中的“理工男”——他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部工程师、C919大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负责人。   赵峻峰近照。 万全 摄   走进一个巨大的试验厂房,能看到钢结构的三层

RJ21飞机的全机静力试验,其实有1/3的时间还是在上海的。说辛苦,大家都很辛苦。因为要完成试验目标,每天基本上就是吃饭、上班、睡觉,没有第四件事,还老是抓着人干活(笑)。我休息的方式就是“换换脑子”,换其他的工作做做。喜欢自己的工作就会投入。干我们这个工作,只要觉得有意思,就一直会想着,不分上班下班,在家里坐着也会想着怎么解决技术难题。

  大飞机工程是国家意志,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整个系统就会做好。首先要赶上人家,然后还要做得更好。在这个行业,想创新发展,事是干不完的。

  讲 述

  他选择和团队一起看首飞

  讲述人:何志全(C919大飞机全机静力试验缝翼试验负责人)

  要说对赵峻峰的印象,一下子能想起来的其实不是工作中的事,而是观看C919首飞这件事。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首飞电视直播时有个画面,在机场外沿一个小土坡聚集了很多人,那就是赵峻峰专门找的看首飞的地点,我们后来管它叫“望九坡”。

  其实,我们中国商飞员工上万人,虽然都想亲眼看一看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起来,但考虑场地空间和安全等因素,不是每个人都能到机场内场观看首飞的。赵峻峰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原本可以到内场更近距离去感受,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而是跟我们团队一起经历这个特别时刻。有意思的是,他为了让大家好好看看首飞,自己特意提前几天在机场外面找地方,最后找到了这么个视野、角度俱佳的小土坡。首飞前一晚,他还自己带了材料来,我们连夜搭起了一个脚手架。他甚至心细到帮女同事搭了一个用帐篷做的简易厕所。更厉害的是,他还用手机地图做了一个在外场观看首飞的攻略:路怎么走,车停哪,在哪看起飞好,在哪看降落最好,非常细致,这就是他的一贯风格。

  C919的首飞是个里程碑,后面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完成。我们作为飞机的“强度专业”,主要职责是保证整个飞机的结构安全。大到整架飞机,小到一个钉子,我们的分析结果、试验结论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性,一点也马虎不得。赵峻峰在技术上要求很严格。前一秒钟我们和他还在嘻嘻哈哈,但一转入工作状态,大家马上就严肃紧张起来。

  我觉得,赵峻峰的爱好就是设计飞机,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飞机的设计和试验中。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特别不追名逐利的人,他经常说:这个奖,我就算了,给谁谁谁吧。(本报记者 余建斌)

  大家都围着飞机想事做事

  讲述人:周良道(C919大飞机副总设计师)

  我们这个大团队,主要负责飞机结构设计、分析和验证,目标是“为中国大飞机锻造强健可靠的体魄”。赵峻峰是C919大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工作的负责人,飞机要做什么样的静力试验来充分表明安全性,就归他来“策划”。

  赵峻峰是个踏实、专心做技术的人,基本上对技术外的事情不感兴趣。他跟你聊天,说的都是专业上的事,全是技术话题,他也很适合走技术这条路。

  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