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1(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考试大纲要求   1."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等基本概念".   2."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等基本原理".   3.掌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坚持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谓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

A.具有普遍性的活动                 B.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9.感觉、知觉、表象是(  C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B  )

  A.感性认识的范畴                   B.理性认识的范畴

  C.认识的基本形式                   D.认识的基本方法

  概念、判断、推理属于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21.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源于(  D  )

  A.天资聪明       B.读万卷书    C.名师传授        D.社会实践

  2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  )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感性认识即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形象的反映

  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B  )

  A.诡辩论的错误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C.先验论的错误                    D.绝对主义的错误

  经验论的错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