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2(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l)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①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②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3)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配合生产实践所进

上坚持唯物主义。

  9.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为什么是错误的?

  "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的主要错误在于:

  (l)根本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看成是人造的,是为了满足人的主观需要和利益的工具。这是赤裸裸的主观真理论。

  (2)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是完全错误的。真理能够指导实践和为人类造福,因而可以说"真理是有用的",但不能反过来说,"有用即真理".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最根本的在于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都是错误的。

  10.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l)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

  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则是主观脱离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

  两者是根本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认识。

  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对立是绝对的,有严格的界限,决不能任意混淆。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自觉地掌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规律,对于我们在同谬误做斗争的过程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发现和发展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无不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用客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