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学发展新路—记临沂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徐同文(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06年05月11日

摘要:.f14 {font-size: 12px;color: #0000FF;}     内容提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传统的办学模式捉襟见肘、管理体制滞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教育乱收费等等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接踵而至,令人产生诸多困惑。如何突破难题,拓展新路?徐同文博士在临沂师范学院这片“试验田”里,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为区域高校准确定位,努力探寻现代大学建设的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在的临沂师院,不愁“资

学的挫折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徐同文把握到化解大学管理困惑的要害。将剑桥大学的教学体系、伊利诺伊大学的服务体系、香港科技大学的管理体系与中国大陆高校的领导体系,进行认真的解剖对照,归纳比较,现代大学的脉络开始在他头脑中清晰,实践当中的诸多问题也不再有困惑。他致力于参照世界众多探索者的足迹,踩着众多著名大学的肩膀来构筑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使他找到了大学的根,也找到了大学理念确立的哲学基础和制度建立的科学依据,找到了通往品牌大学的发展之路。不久他完成了自己的理论建树,融聚于他的专著《现代大学经营之道》,创立了当代大学经营理论。2003年9月30日的《光明日报》以访谈的形式,报道了他的这一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成果,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引起反响。

    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徐同文在全国率先将此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管理,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竞争机制、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效益与质量意识,这些都为今天的临沂师院人所熟悉、所应用。在各种会议上,徐同文总忘不了提醒领导、职工,要求大家少花钱,多干事,干成事。他举例说,学校每年投入千余万元买图书,既买纸质图书,也买电子图书。用30万元现在可以买1万册纸质图书,同样30万元能买到一个内含40万册书籍容量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同样还是30万元可以完成与国内外10个著名大学图书馆的联网共用,其中每个大学图书馆内至少有10个价值百万元的数据库。仔细思考,这30万元该做什么?我们就是要利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

    2006年,临沂师院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搞起了高校管理体制的“扁平化”管理。这次改制,把副职变为干事岗位,裁减冗余人员,简化运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有人为他担心,因为临沂师院副职职数130多个,在“官本位”意识依然比较浓厚的今天,辛辛苦苦熬到副处,一夜之间职务不复存在,这将是让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