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教科院服务区域教改想转型先转身(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想转型,先转身 ——江苏省无锡市教科院服务区域教育改革侧记 “贴地”教研激活区域课堂 无锡市教科院供图   三年前,当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更名为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时,吕红日博士并没有太在意,“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单位改不改名字关系不大”。   三年后,吕博士发现,单位并不仅仅是改了名字,更是动了一场“大手术”,部门设置增加了,工作范围广了,职能也更加聚焦区域发展了。   如今,市教科院是把脉全市教育发展、提供宏观决策咨询的参谋部,为无锡教育改革精准“发力”。   “领头羊”也要主动转型   20

的确不是件容易事。

  2014年,无锡启动了“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项目,这项“强腰工程”旨在通过捆绑强弱学校,快速提升初中的质量。

  市教科院打破区(县)管理体制,将23所初中校按照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结成了12对发展共同体。同时,作为专业学术指导机构,协调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与共同体展开深度合作。

  市教科院教科所所长包智强说,过去,区域内的学校竞争多,合作少。共同体则鼓励学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对话成长。

  今年,无锡计划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达到“不挑生源、不争排名、管理规范、社会满意”的效果。为此,市教科院提出了一整套设计方案: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寻找学校改进提高的“最近发展区”、“最优发展区”,形成自我设计与实践,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内在机制。

  充分挖掘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凝练学校的办学理念,开展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创新实践。

  设计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家长和社会都纳入评价成员之中,引导学校真正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

  “小学校如何发展?我们原来总是跟着名校学,但经验难免有些脱节,不对劲。现在可算是盼来了专家团,为我这个小学校问诊把脉。”新安中学校长王中意高兴地说。

  “新优质学校”项目正在进行。陆卫东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变成好学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记者 张婷 赵建春)

  《中国教育报》2015年6月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