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以新型农民学校为载体按需培训新农民(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山东东营新农校按需培训新农民 庄户学校来了“贴身老师” 农民想学习,盼培训,可不了解农民需求的培训往往会走过场、成鸡肋。 山东东营以新型农民学校为载体,改变“撒胡椒面”式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统筹,把培训资源“打捆”投入农村,农民可以“点师”培训、贴身培训。除了教农技,还教农民关心的防病健身、家庭教育,50多万人因此受益。 “上一茬柿子部分出现了脐腐病,损失不轻。这一茬幼苗栽下去,要改变过量施用氮肥的习惯,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钙、硼元素的供给……”眼下,正值西红柿大棚种
时下的农民,不光是追求科学种植养殖,也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为此,东营市技师学校的老师奔赴设在全市各地的教学点,为村民送来一堂堂风趣的“家庭礼仪培训”和“教育孩子培训”。“家庭关系还有这么多学问。”广饶县杨斗村的董会英听后很有感触。
为保证培训经费,市县乡财政每年列支新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并对部门涉农培训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还拿出8000万元,设立全市新型农民创业基金,重点对成长型的农民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扶持发展各类项目530多个。
提升干群关系实现双赢
9000期培训让50万农民受益
如何给农民上课,是一个事关干群关系的新课题。在实践中,组织者发现,新型农民培训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升了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和凝聚力,使村级组织找到了服务群众的载体,一些问题迎刃而解。
“推动迁村并居,动员农民来开会都是个难题,如今我们把培训重点放在如何过上现代生活上,听课后不用多动员,农民就纷纷报名。”垦利县永安镇党委书记隋艳珍越来越感受到农民培训的好处。村民耿春霞经过几次家政培训后,像换了个人似的,“以前总觉得,庄户人家拾掇个什么劲儿啊,上几次课后明白了,从土屋搬到楼房,不能再窝窝囊囊了!”
现在,永安镇正围绕13个村、7000余人迁村并居,把培训重点放在倡导农村新生活、推动农民自主创业上。
培训课堂设在乡镇教学点和产业基地,把学历教育办到了农民家门口。为了让培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东营市重点抓好农村干部、农村党员和产业带头人3个骨干群体的培训,在全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免费学历教育。全市首批6122名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学员中,有村“两委”成员3785名。
目前,新一轮学历教育报名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东营市计划通过3年时间,使70%以上村“两委”成员达到中专以上学历,3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且这
- 相关“山东东营以新型农民学校为载体按需培训新农民(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