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自考改革探索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吉林省自学考试改革探索专业设置新方向、强化过程管理和评价—— 继续教育造就“金蓝领”     “以前是设备坏了才想办法改进,现在是主动寻找问题。”说话的人名叫周世君,是长春一汽解放公司变速箱分公司维修电工、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年来,他带领班组实施技术改进200多项,为企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周世君告诉记者,思维方式的转变得益于与自学考试的结缘。   满足企业需求量身打造特色专业   “俗话说,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宋立新告诉记者,

握知识的水平。

  吉林省自考办主任孙大文解释说,过程性考核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平时测验、实验操作、论文等,占总成绩的40%。

  记者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看到,几千平方米的汽车装调实训教学车间内,建有目前全国唯一一条用于教学的汽车装调检测线。刘莉告诉记者,自考中有不少课程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而过程性评价将考核权力下放给主考学校,更加有利于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一汽集团共同为学员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和毕业论文答辩流程,都纳入总成绩。为了有效推动过程性管理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校还组建团队,投资建立网络教学课堂和过程考核测试系统,使学生无论是否到校都可以解决学习和考试的问题。

  “学生不再是突击学习,应付考试后将知识全部抛至脑后,而是将主要精力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学习态度更加认真。”刘莉说。

  “金蓝领”带动企业创新热潮

  “如果这课没用,我马上走。”一汽集团铸造公司模具钳工高级技师李凯军说话耿直,却说到了点子上。是什么让工人们一下班就匆匆走进课堂?说到底,是因为学的东西有用。

  “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改一改……”课上讲过的创新学,一汽解放公司高级技工方向远至今能脱口而出。这位50多岁主动要求参加自考的老师傅告诉记者:“学习了才发现,原来创新离我们这么近。”如今,他已有16项专利、两本专著,他发明的自动涂釉装置,将汽车底盘涂釉速度从过去的一辆车5分钟缩减到2秒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汽轿车公司技术部点焊操作工齐嵩宇,2007年被集团公司工会选送参加自考本科企业现场管理专业学习。毕业后,他研制的“电阻点焊工艺质量自动监控技术”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工人在科技领域能获得的最高奖项。

  这样的例子在一汽集团的工人中数不胜数,许多人通过自学考试,将自己的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写出平生第一篇论文,申报第一项专利。他们提升了技能,赢得了尊重,也获得了优厚的待遇,成为人们眼中的“金蓝领”。而一个个“金蓝领”的出现,又带动了企业中更多工人投入自考,形成学习和创新的热潮。

  “这些工人本身就是优秀的,自学考试所起的作用,是为他们搭建一个随时随地可获取知识的终身教育平台,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技术革新的新要求。这也是自学考试制度发挥优势作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