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试包过引招生 远程学历教育藏违规猫腻(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国家认可”的金字招牌,教育部14年试点的资历,却没能换来现代远程教育的良好口碑。从快速“授予”学历,到机构暗箱操作,一张远程学历证书背后,竟然隐藏着诸多投机手段和违规猫腻。在“包过”、“免试”的喧嚣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含金量备受质疑,国家学历与学位授予的严肃性也因此受损。   现代远程教育的初衷,原本意在突破时空界限、增多学习机会、降低教学成本,为何如今频频堕入“注水陷阱”,以至于有的高校怕影响声誉而主动叫停招生?面对日渐走低的公众评价,推行多年的远程教育试点又将何去何从? ——编者 上课不用去

”制度等举措外,重新审视与评估远程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就是剥掉“为文凭学习”的功利外衣,让远程教育更多承载起非学历在线教育的任务,成为推广终身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在全社会倡导一种“为知识学习”而非“为学历学习”的健康理念,让远程教育成为公众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重要渠道,而非“获取文凭”的捷径,只为一时功利所需。

  想想看,除了学历教育,远程教育还有许多用武之地。无论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网络远程教育,还是区域内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网络远程资源共享;无论是为许多公众翘首企盼的“大学视频公开课”,还是满足农民工培训、干部培训、企业在职培训等不同人群的技能培训需要,远程教育都会因独特的技术优势,承载起普通学校教育无法完成的教育功能,成为普通学校教育必要的补充。

  就在不久前,国家开放大学成立,在这所大学的网站上,公众不仅能学习到海绵蛋糕烘焙、食用菌栽培技术、陈设空间设计,还能修习哈佛大学“幸福课”、西方经济学等精品课程。点点鼠标就能在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并举,为每一个有意愿、有能力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让“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真正成为可能。这时,你就会发现——远程教育,其实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