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试包过引招生 远程学历教育藏违规猫腻(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国家认可”的金字招牌,教育部14年试点的资历,却没能换来现代远程教育的良好口碑。从快速“授予”学历,到机构暗箱操作,一张远程学历证书背后,竟然隐藏着诸多投机手段和违规猫腻。在“包过”、“免试”的喧嚣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含金量备受质疑,国家学历与学位授予的严肃性也因此受损。   现代远程教育的初衷,原本意在突破时空界限、增多学习机会、降低教学成本,为何如今频频堕入“注水陷阱”,以至于有的高校怕影响声誉而主动叫停招生?面对日渐走低的公众评价,推行多年的远程教育试点又将何去何从? ——编者 上课不用去

不仅“省事”,竟然还能“包过”。“所有课程的点名与‘签到’都通过网络进行,你只需点击一下‘签到’按钮,就可以开着视频去做别的事了。”一位招生人员说,“两年半一共参加5次考试,考前会发放资料和答案,开卷考试。”

  如果学员是外地户口,某远程教育机构的一位“领导”说,“非北京户口的学员走外地的学习中心,需要考试,不过你本人不用去,我们安排”。至于论文,招生人员表示“更简单”,“到时候网上下载就可以,改改语句结构和顺序,只要‘查重’软件查不出来,答辩很容易通过。”

  如此看来,远程学历的含金量低得令人咋舌。但由于国家认可,仍然捧场者众。一家招生机构内部人士介绍,很多在职人员用这个学历来升职称、升职务、提工资,甚至还有硕士生“回炉”考个专科的网络远程教育学历。“有些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要求必须拥有该专业的学历,通过远程教育拿个专科学历,就能去考证了。”

  含金量·低——发展规模日渐萎缩,社会地位低经费投入少,生师比悬殊难保教学质量

  “不只远程学历含金量很低,事实上中国目前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含金量都不高”,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严继昌说。

  与中国高等教育不同,欧美国家只有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存在两个标准。“而我国人口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只搞普通高等教育不现实,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是起一种补偿作用,而在这个链条中,远程教育由于其方便性,处于最末端。”严继昌说。

  数据显示,1998年,两大高等教育体系的规模相差无几,但如今,普通高等教育已是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2—3倍。有专家认为,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两个体系可能会整合,两个教育体系会变成一个品牌,拥有一样的课程与证书,含金量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而经费的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据了解,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的生均拨款达1万元左右,无论是学生缴纳的学费,还是社会捐赠、奖学金等,都远远多于成人高等教育。“很多学校从现实考虑,还会从成人高等教育拿走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中。”严继昌认为,“经费薄弱,让远程教育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还有专家认为,生师比过高也让远程教育难以实现师生互动,很多人无法真正掌握知识,仅仅为了文凭而学习。

  认可度·差——有高校怕影响声誉叫停招生,专家建议结束试点,立足行业培训更有发展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