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学院紧扣“教”字培养基础教育人才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教育 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终身教育理念 现代化的教师技能培训 江苏教育学院的学生就是不一样   走进江苏教育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教”字标识。红彤彤的“教”字,正是对该院“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美誉的呼应,也是该院60年来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坚守与追求。    “我院紧扣一个‘教’字,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名师成长的轨迹,培养基础教育人才。”江苏教育学院院长、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一语道出了该院发展教师教育的真谛。    

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教育 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终身教育理念 现代化的教师技能培训

江苏教育学院的学生就是不一样

  走进江苏教育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教”字标识。红彤彤的“教”字,正是对该院“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美誉的呼应,也是该院60年来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坚守与追求。 

  “我院紧扣一个‘教’字,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名师成长的轨迹,培养基础教育人才。”江苏教育学院院长、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一语道出了该院发展教师教育的真谛。 

  在科研中教,在研究中学 

  “江苏教育学院走出来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刚走进行政楼,记者就听到这句话,说话人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专程来与学生签约,他说:“我们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硕士,但教院学生实践能力强,所以我们破例录用了。” 

  培养基础教育人才,这所学院究竟有怎样的高招?采访中,记者发现了该院的创新之举——用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教育。教师不仅从事专业学科研究、教育科研,还同时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庞爱中老师不无自豪地说,由我院老师组织编写的17种“苏版”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和两种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被全国20多个省市采用。 

  “老师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仅跳出本学科掌握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同时,跳出本学院了解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把握好这两点,教师教学的目的性更明确,对教师、学生都有利。”该院党委书记管向群教授如是说。 

  不仅教师参与科研,学生也参与科研。该院设立了李吉林、洪宗礼、邱学华等十多个苏派教育名家教学思想研究课题,鼓励学生研究教育名家的从业经验。在教学楼,记者遇到中文系学生蔡雯君,她正抱着一大摞学术专著赶往教研室。她说:“学院专门设立了科研创新基金鼓励科研,你看,我手上是李吉林和蔡林森两位名师的学术专著,研究名师专著,一方面汲取他们成功的教育经验,另一方面,他们的育人理念也为我未来从教指明了方向。” 

  老师在科研中教,学生在研究中学,这样一举两得的精巧设计,正是江苏教育学院立足教师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的题中之义。 

  师范生走出校门,基础教育师资进讲堂 

  在江苏教院,拿到一纸文凭的师范生能否摆脱“象牙塔”的困境?随着采访的深入,疑虑逐渐消解,因为该院确立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终身教育理念,实现了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 

  师范专业学生张静对上次跟随李新宇教授去附属小学听课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