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选择题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46.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74.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77. 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

  180.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 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 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184.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 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 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 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 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 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