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选择题二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46.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

  146.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156.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 “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58.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59. 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160.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6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63.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16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6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66.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167.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69.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