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考纲要求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 (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 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2.简述解放思想实事
三、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
(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 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2.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实事求是,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和目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二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4)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发生"右"的或"左"的错误倾向。
3.简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论述题
1.试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论述了多方面的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提出和平与发展是
- 相关“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考纲要求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