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记叙文部分五(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故都的秋》(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郁达夫五四时期小说,散文创作方面得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体”。他与郭沫若,成仿吾组织创造社。 《主旨》 本文着眼于故都的秋色,秋声,秋意,突出表现“色彩浓,回味永”以及“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天的特点,表达作者向往,热爱北国秋天的思想感情。 《课文串讲》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想饱偿故都之秋的迫切心情。 第二部分:(3——9自然段),采用描写
作品通过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写,以小见大,反映了江南农村经济的破产,市镇的凋敝,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特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严酷事实的社会原因。
《课文串讲》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从开始——“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写作者幼时所见香市热南景像,以及给作者留下的难忘记忆。
第二部分:(5——11自然段,“革命以后——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描写1927年大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造成农村民俗的变化,香市由于被视为迷信而被取缔。后虽恢复,但香市不再是农民的节日,而只是小商人为振兴经济的计谋,因而香市萧条,冷清。
《学习要点与难点》
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凋敝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就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
作品描写昔日香市盛况的层次。
第一层,说明香市主要内容是“吃”“玩”;
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场面;
第三层,从多种感官出发,描写庙里的情况;
第四层,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庙里庙外的声响。
表现重兴香市的冷落运用反衬手法。
重兴香市一方面极写武术班技艺高超,“表演卖力”,票价便宜,另方面又强调看客很少,特别是往常的香市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从过去三流的演出,吸引大量看客,到现在艺高价廉的演出却无人去看,反衬出香市的冷落。
香市主角转换的深意。
香市本是农民借佛游春的一种需要,所以,香市主要的游客是农民。重兴后的香市,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了,主角换成了小商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游玩散心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镇上的小商人借重兴香市的机会,企图振兴市面,结果也失望了。
《重点段落简析》
第五自然段“革命以后
- 相关“江西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记叙文部分五(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