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高起点借同义词释文言词义(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借同义词释文言词义   社会发展,语言演变。文言难,在“古”字上,时代久远,面目陌生,理解困难,试题涉及古今不一致、一词多义等许多方面,难学、难译,得分低。化难为易,需明白“今”,语言演变过程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相异的背后必有相同的一面,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寻找它们的联系,并加以充分利用,由近知远,由古识今。   文言词义的理解是文言学习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古代文献语言学中它属于训诂的范围,其中用得最多的、最普遍的义训是同义词训释法,如“明,朗也”,同义词大量用于词义解释,同义词也经常

可组合成“败北”,“北”即“败”,此处为“败兵”的意思)。

  ⑧(04全国河南等地)谷稼以登(“登”可组合成“丰登”,“登”即“丰”义,“丰收”的意思)。

  ⑨(05上海卷)于是不复冀其相知(“冀”可组合成“希冀”,“冀”即“希”义,“希望”的意思)。

  ⑩(05福建卷)5题B.杳莫测其所穷穷:尽、完(“穷”可组合成“穷尽”,“尽、完”的意思)。

  (11)(05浙江卷)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更”可组合成“更换”,“换”的意思。

  (12)(05天津卷)11题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谋”可组合成“谋划”,但此处则不合语境,应该组合成“图谋”义)。

  教材中的例子如下。

  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毫杰,莫能与之争(“方”组合成“方正”,“正”的意思)(《伶官传序》)。

  ②左手把秦王之袖(“把”组合成“把握”,“握住”的意思)(《刺客列传》)。

  ③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怜”组合成“怜爱”,“爱”的意思)(《孔雀东面飞》)。

  ④《劝学》(“劝”组合成“劝勉”,“勉励”的意思)(《劝学》)。

  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组合成“背负”,“背”的意思)(《齐桓晋文之事》)。

  借助同义词解文言词义,可以化难为易,便于理解、记忆,但需结合语境,认真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