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阐释二(4)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1)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2)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四)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 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 秋水》)
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
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3)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4)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6)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
- 相关“江西成考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阐释二(4)”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