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规范挖人大战 中西部高校人才能否不出走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多年来,中西部和东北高校的人才,由于待遇、科研经费、环境等差异,流向东南部沿海高校。这一趋势被人形象地称为“孔雀东南飞”。在人才外流情况严重的兰州大学,甚至流传一句戏言:这些年兰大外流的老师,都能在外地再建一座兰大。     这一现象早在2013年就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强调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明确表示,反对从中

教育部再规范挖人大战 中西部高校人才能否不出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多年来,中西部和东北高校的人才,由于待遇、科研经费、环境等差异,流向东南部沿海高校。这一趋势被人形象地称为“孔雀东南飞”。在人才外流情况严重的兰州大学,甚至流传一句戏言:这些年兰大外流的老师,都能在外地再建一座兰大。

    这一现象早在2013年就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强调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明确表示,反对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抢挖人才,这也是教育部再一次表态,要规范高校的“挖人大战”。
    注入新鲜血液,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东南沿海高校尝到了挖人的甜头。
    2016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就曾面向全球百万年薪广纳英才。
    南通大学人事处处长姜朝晖:去年已经引进了杰青一名,是我们医学院的院长,他是搞生殖医学研究的,跟我们的优势学科结合在一起,我们的临床医学本来基础就是很好的,引进了以后,对我们发挥我们的优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还从辽宁体院进行了一位体育方面的百人计划专家,担任我们体科院的院长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姜朝晖表示,随着一流大学与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的推进,高校对人才的引进非常地重视。对于特别杰出的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引进。
姜朝晖:前不久,我也到浙江、广州等地进行考察,我发现新一轮的人才竞争,政府对人才的支撑力度非常大,对我们高校来说,人才竞争的压力更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越来越严峻。
    同样是在东南沿海,中国制造2025首个样本城市——泉州为了推进制造业的转型提升,当地政府与高校对于人才的迫切渴望不谋而合。
    泉州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胡东红表示,这两年他们通过一些优惠条件引进3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在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进程中发挥很大作用。
    胡东红:一个是去年3月份,一个是(去年)7月份,一个是今年2月份到位的。这几个都是应用型的千人,看重的是泉州市整个产业的一个发展前景。
    一方面,东南沿海高校得益于人才“输血”,另一方面,中西部和东北高校却因人才“失血”而困扰。
    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