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干部学院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记事(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向实践寻找答案——延安干部学院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队伍建设记事   沿着延河水,两辆带着延安干部学院标志的中巴车,一路奔向宝塔山。   车上的80后班主任程伟,已经多次带着学员走过这条路——这个夏天,他要带领的,是光明日报社业务骨干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他要面对的,是青年党员也是媒体人、是学员也是记者。   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包括程伟在内的年轻干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做学员需求的‘化验师’,要做培训方案的‘设计师’,要做学员学习的‘催化师’。”这是延安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马广荣对“

史不能无感而发,思考现实不能凌空虚步,在问题设计上敢于碰撞学员对现实问题的感受;激辩理论坚持正确导向,锤炼党性才能有的放矢,在材料供给上能够捕捉学员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培训后梳理学员反馈,效果非常成功。

  “培训师的努力方向就在于做一个高明的学员需求信息的‘化验师’。”马广荣说。

  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同行者

  在宝塔山,在清凉山,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在“四八”烈士陵园,在枣园革命旧址,培训师程伟引线串珠,在现场教学中将这些分散的教学单元联系起来、整合起来,留给学员更凝练的教学主题。

  延安干部学院培训部已经初步探索出培训师的4种角色12种职责的框架。作为“管理者”,要掌握培训政策、制定培训规划与评估项目绩效;作为设计者,要检验学习需求、决定学习理论、主导课程开发;作为主持者,要主持课程实施、引导学习行为、催化教学效果;作为建设者,则要注重团队建设、开展行动学习、推动组织变革。

  这些已经成为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师测评及试点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而作为国内率先进行“干部教育专业培训师”探索的学院,这些规范是否也能形成“行业标准”?

  马广荣的回答谦虚而又自信:“形成行业标准是一个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目标,我相信答案在实践中。毕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大的舞台,足够多的养分,足够强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撰写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这是对党员学习能力的鞭策,也是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延安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的新探索,必会迎来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同行者。(本报记者 刘文嘉 王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