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教育共建共享和专题微课程开发成趋势(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MOOC(慕课)大会聚焦在线开放教育:共建共享和专题微课程开发成趋势    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出现,正在冲击着传统教育。在线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趋势。面对新趋势,既要保持高度敏感,又要冷静思考。   今年3月27日至28日,由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学习与发展联席会、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MOOC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第二届全国微课程大赛同时启动。   本次大会以“趋势展望 模式探索  共识凝聚”为主题,来自全国150多所学校的近300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围绕微

是指在一定时限(最长不超过30分钟),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动画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表现和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相比较微课而言,微课程更具系统化,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度更加紧密。

  圆桌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就微课的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认为,微课程的主要功能应是辅助教学,重在实现学习的“检索”功能上,在“教、学、研”等方面做好服务,在条件具备时实现与教学的深度应用。但也有专家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微课应与“教、学、研”深度融合,而非简单的辅助教学功能。

  据悉,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将在最近对外完整发布微课程设计与开发标准。

  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受青睐

  “依托专业联盟模式,推动优秀教师和企业专家协作开发资源,共同集资,节约了各校的开发成本,为同类专业学校的长期合作共建专业奠定了基础。”北京市商业学校信息媒体系主任王红蕾在会上就专业联盟模式的网络精品课程开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严继昌认为,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作为跨界资源整合组织,体现MOOC理念,采用NGO模式运作,将能最大限度的包容、开放和联合社会一切资源开发和使用微课程资源,推动微课程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应用。

  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发起人付彦军认为,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目标是发动全国范围的微课程爱好者,通过微课程大赛和专题协作组的形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充分发挥民间和社会力量推动微课程资源的应用和共享。

  据悉,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现已有100多所学校参与,受到了与会学校的重视。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立表示,“我们愿意依托农业系统的专业和系统优势,希望能以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专题协作组的优势,推动农业院校的优质微课程资源开发。”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