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尝试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花钱学技术”(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不花钱学技术 实现就近就业 新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尝试   如今的热合米吐拉·阿不力米提与一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每月5000多元的收入让他感到这个冬天真的很温暖。而就在一年前,他还因为没有技术而找不到工作。   丁海峰,过去靠打零工为生,如今他的加工厂年收入在60万元以上,还招收了6名工人,做起了老板。   他们这一两年的变化源自新疆伊宁县开展的一项“冬季大培训”活动。用许多年轻人的话说:“多亏有了这个大培训,我们学到了各项技术,企业上门来找我们。我们一分钱不用花,实现了就近就业。”   破解农村富余

6岁至35岁的未就业青年进行深入摸底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民就业意愿设置了特种驾驶、服装加工、汽车维修、砌筑等15个工种,在新疆优选了15家师资力量强、设施设备全、教学管理严、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确保场地、实训耗材、老师到位,保证实训时间,保证培训质量。

  莎车县紧紧抓住上海市援助的契机,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砌筑工、钢筋工等工种市场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按照“大竞赛促大培训”的思路,集中开展技能培训。他们采取县乡镇层层召开现场会组织动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把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办到了村。同时层层举办砌筑工、钢筋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培训质量。

  于田县将以往的“来学校培训”变为现在的“在家门口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地毯、手工品等地方特色产业,邀请专家、技术能手在全县大力开展手工地毯制作、刺绣等职业培训;根据用工方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技能培训,确保劳动力“成品”转移。

  伊宁县吉里于孜村的哈力木拉提·马合木提参加了2012年的培训,学会了砌筑工,去年他就靠自己这项技能,一年里挣了4万多元,还为自家盖起了一所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说起自己的生活,他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我们学到的不仅仅只是实用的技术,还有更多的信心与干劲,我们享受到了好的生活。”

  各有妙招,不出远门就致富

  伊宁县阿乌里牙乡布里凯村哈萨克族妇女托合特古丽·阿那尔拜克在2012年参加了县里的冬季大培训,她自小就喜欢刺绣,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教授,她的手工刺绣技术突飞猛进。回到家里,她在乡政府的帮助下,自己组织了一个刺绣合作社,带领村里的7个姐妹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在,她的刺绣合作社每月都有7000元的产品销往伊宁市的哈萨克巴扎,实现了她不出门就致富的梦想。伊宁县去年还开展了专门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多项就业服务活动。举办的各类招聘会就有30多次,100多家企业参加招聘,5800多人实现就业。

  随着近年来新疆安居富民工作的开展,许多参加培训的学员加入其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去年伊宁县就有2000多名砌筑工、电焊工学员参加了安居富民建设,1000多名学员赴奎屯、石河子等地企业就业。

  莎车县依盖尔其镇民间房屋装饰装修师傅技艺高超,远近闻名,他们就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