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十年坚持面向京郊教师开展培训(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7月25日

摘要:“绿色耕耘”培育优秀农村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坚持十年培训京郊教师纪实    现就职于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的数学教师孙贵合,从10年前的一名普通教师,到如今成长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名师工程”成员。说起10年的发展,孙贵合说:“是京郊教师‘绿色耕耘’培训让我明确了专业发展的方向。”   2004年6月,由北京市财政全额拨款、市教委统筹规划、北京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的京郊教师“绿色耕耘”培训全面启动。历时10年,培训惠及北京远郊区县所有小学、初中和部分高中,辐射率近100%,参训学员达

围绕学员的现场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做了深入研讨和交流。“这样的培训对我们实际教学帮助很大,为今后改进教学指明了方向。”彭玉梅说。

  “培训搬到课堂里,培训地点下移到教学一线,真正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学院“绿色耕耘”项目负责人李春艳告诉记者。

  “绿色耕耘”培训在组织运行上更加强调市、区、校联动,北京教育学院负责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区县师训部门负责班级管理,中小学负责组织在学校的研讨活动。实践证明,这种联动机制减少了学员的工学矛盾,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

  10年来,“绿色耕耘”培训满意度均在90%以上,在历年的市级绩效考评中均获得优秀,并在2013年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优质培训造就一批名师

  密云县第六小学科学教师郭建华,曾一度深感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找不到努力方向。“通过参加‘绿色耕耘’培训,让我感受到农村教育大有可为,也为我的教学科研指引了道路。”郭建华从中受到启发,着手精细化设计实验课程,钻研植物资源,编写校本课程,之后在科学教学上屡获佳绩,如今成长为密云县名师和市级骨干教师。

  优质培训成就了一大批像郭建华一样的名师,他们如一粒粒“种子”撒满京郊大地,开花、结果,辐射带动更多农村教师成长。京郊区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反映,“绿色耕耘”培训提升了农村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优化和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层次和结构,一批优秀学员在学校、区县乃至北京市教育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农村教师业务精了,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才有信心和决心扎根农村,乐于从教”。

  从“课改推进急需”,到“队伍优化急需”,再到如今的“教师发展急需”,“绿色耕耘”培训始终关注农村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提升,2012年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实至名归。随着培训走向“精耕”和“深耕”,该项目为更多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在服务农村教育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余闯)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