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底子薄也是“轻资产”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18日
摘要: 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连线评论员) 对话人: 何鼎鼎 本报评论员 丁建庭 南方日报评论员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rverbaseurl:"afpeng.alimama.com/"}); 何鼎鼎:一流的城市,当有一流的大学。在北上广深这4座“一线城市”中,深圳最显眼的短板可能正是高等教育。正因此,从引入北大清华研究生院等
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连线评论员)
对话人:
何鼎鼎 本报评论员
丁建庭 南方日报评论员
何鼎鼎:一流的城市,当有一流的大学。在北上广深这4座“一线城市”中,深圳最显眼的短板可能正是高等教育。正因此,从引入北大清华研究生院等、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迎来首批新生,深圳敞开怀抱欢迎名校,着力补齐短板。
丁建庭:大学是高端人才和源头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主要能量场。客观地说,深圳不缺流入的人才,也不缺创新,但同时又确实面临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偏小、人才培养层次偏低、高校对深圳自主创新贡献不足等问题。深圳,一旦要对标硅谷建设世界的“深谷”,考虑到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中的引擎作用,人们自然会问:谁是深圳的“斯坦福”?这聚焦在了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上,也是对深圳长远竞争力的考问。
何鼎鼎:因为比起引才,本土育才有更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正外部性。毫不夸张地说,一座城市未必催生一所好大学,但一所好大学可以孕育一座城市。当深圳努力从国内一线城市向国际一流城市迈进,形成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水平更是重要考量。当然,难题也显而易见:名校都是历史的沉淀,北上广很多名校,都有着很长历史和丰厚积淀,在“只争朝夕”与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之间,必然存在情感与理智的平衡。
丁建庭:确实如此。打造百年名校,必须有深耕的定力,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不可能全部从零开始。深圳的方式是“多条腿走路”“不拘一格办大学”。除了创办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本土高校,深圳采取“大树移植”战略,引进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和分校,并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分校、建特色学院,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点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路。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得通、有成效。当然,完善的空间还不小。比如,一些国内名校的深圳研究生院或分校,定位还不够清晰,与主校区差距不小;一些国际名校的分校或特色学院,知名度还不够高,还没有被广泛认可。
何鼎鼎:多条腿走路,关键要走稳;多样化吸收,关键要能消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丁建庭:没错,发展高等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有根基有定力。在我看来,深圳要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至少需要处理好四组关系:首先,政府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但也要避免在具体管理中越俎代庖,反过来,大学要探索各自特色,也要贴合城市发展需求;其次,切忌急功近利、奢望一朝速成,因为数
- 相关“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底子薄也是“轻资产””的文章
-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吉安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
- 2017年江西上饶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