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成功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 6年来无一误报漏报(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18日
摘要: ICL系统成功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 北青报记者专访系统设计者王暾 “提前20秒预警可降63%伤亡人数” 8月8日晚,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我国提前逾一分钟发出预警。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rverbaseurl:"afpeng.alimama.com/"}); 这不是预警系统第一次发挥作用。 2011年
北青报:有没有收到预警并采取措施后给你们反馈的用户?
王暾:有很多。云南鲁甸地震时有一个群众正在开车,收到预警后靠边停车,只花费了几秒钟。这类用户很愿意给我们反馈,因为觉得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得到了帮助。
便捷 手机软件即可第一时间接收预警
北青报:群众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收到系统预警?
王暾:最便捷的方式是我们的软件,名字就叫“地震预警”,安卓、苹果手机都能下载,可用来接收警报。另外,在一些特定场合,如成都地铁上,会及时播报我们的预警;地震多发地区的县乡,会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发出预警。
总结来说,预警发出除了我们的软件,还有众多分发平台,如我们的官方微博以及二十几个政务微博等。
北青报:不同的发布平台会有时间上的延迟么?为什么不能通过短信通知?
王暾:首先,短信形式我们以前采用过,但效果很差。原因在于短信途径有不可控的延迟,比如我们春节发祝福短信往往都会延迟,这对于预警而言是致命的。我们的数据显示庐山地震时,有的用户甚至在震后几小时才收到短信,造成了一些误解。其次,我们所有发布平台,都是在第一时间自动发布,无需人工干预,不同平台之间没有时间上的延迟。
北青报:数据显示,目前系统覆盖的监测面积为220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为6.5亿。这么大的覆盖范围,整套系统是如何运行的?
王暾:整个预警系统大体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地震预警网,二是接收终端。其中,预警网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传感器,负责探测;另一个是预警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递的数据。如果中心判断出接收的数据是地震信号,会自动向接收终端发布预警。整个系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全自动秒级响应的物联网。
目前,我们有5600个传感器,两两间距约在18公里左右,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间隔大一些,折算下来是220万平方公里。
技术 系统全自动秒级响应已领先全球
北青报:怎么理解全自动秒级响应?接收的数据是否为地震信号不需要人工来判断么?
王暾:软件自动识别、发布预警,不需要人工干预判断。因全程都是通过网络信号传输,因此是秒级响应。
北青报:软件识别率高吗?精度怎样保证?
王暾:这正是我们在技术上研究的核心。探测到震动不难,难的是判断其是不是地震、是多大程度的地震、震中位置在哪里。从2011年运行以来,我们成功预警了38次破坏性地震,没有一次误报或漏报。这方面,我们做到了世界领先,优于墨西哥和日本。
北青报:为什么提到墨西哥和日本?核心技术是咱们自己研发的,还是向墨西哥、日本引进的?
王暾:因墨西哥、日本地震多发,有预警需求,率先其他国家拥有了地震预警整套系统。同时部分解决了可靠性问题,即精度问题。但上述两国在过去一年均发生过误报,我国预警系统运行6年以来却从未误报过。在预警
- 相关“系统成功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 6年来无一误报漏报(2)”的文章
-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大学成人高考函授大专本科学生报名条件2017-09-04
- 2017年江西吉安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
- 2017年江西上饶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公布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