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受访者支持大学“严出” 多建议设学业预警(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7日

摘要:百分之分十点玖(80.9%)受访者支持大学“严出” 百分之五十三点四(53.4%)受访者建议大学设立学业预警机制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新出台的《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对于学业成绩未达标而受到学籍警示处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将转入专科层次或退学。“本科转专科”新政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也让大学“宽出”和“严出”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

3%的受访者觉得“本科转专科”让人大跌眼镜。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认为,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本科转专科”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严把大学出口关”的政策值得充分肯定。“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还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刘海峰谈到,并非所有学生都能适应其所在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也有一些学生因沉迷游戏等原因,荒废了学业。“‘本科转专科’既是一种淘汰机制,也是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怀,不至于两手空空地走出校门”。

  54.1%受访者认为“宽出”会导致毕业生质量不过关

  “有的学院同学比较轻松就能顺利毕业,但有的学院毕业要求会严苛很多。”正在北京读研究生二年级的蒋莉莉(化名)本科毕业于成都某高校,她坦言,不同专业的毕业难度不同,会让人觉得“不太公平”。

  林泽洪认为,很多在校生缺乏危机意识,“总觉得毕业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或者对自己的要求是‘能毕业就行’,于是就松懈下来”。他表示,事实上,学校每年都会有部分同学因学业不达标而延迟毕业或无法毕业。

  目前的大学毕业、结业过程普遍存在哪些问题?数据表明,57.3%的受访者认为存在个别抄袭、代写论文的现象,55.3%的受访者表示学生普遍认为“只要熬到时间总能顺利毕业”,45.2%的受访者坦言毕业答辩刻意“放水”,40.6%的受访者觉得毕业论文导师不够负责,35.6%的受访者觉得存在“毕业前补考一定会过”的潜规则,34.5%的受访者认为不同专业、不同导师的要求和难度不统一,28.4%的受访者表示存在毕业设计靠学长学姐或外人“帮忙”的现象。

  此外,10.1%的受访者觉得毕业门槛过高、难度过大。

  刘海峰认为,相比于国外高校“宽进严出”的培养原则,国内高校推行“严出”政策要面临更多障碍。“我们社会注重人情关系和面子文化,一方面,无法顺利毕业对学生而言是很难堪的一件事;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某种程度上会形成‘师生命运共同体’,学生答辩不佳或毕业困难,老师也会觉得‘丢面子’,所以会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通过考核、顺利毕业。这些都导致了我们大学的淘汰率极低”。

  大学“宽出”会带来什么问题?调查显示,54.1%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大学毕业生质量不过关,53.1%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大学毕业证含金量降低,49.1%的受访者觉得会让大学生养成“蒙混过关”的惰性思维,41.9%的受访者觉得大学“宽出”是对学术和真理的亵渎,40.2%的受访者觉得可能滋生腐败包庇等现象,38.1%的受访者认为会致使国内高等教育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滑,34.2%的受访者认为会助长高校圈内的歪风邪气,20.3%的受访者觉得这是对努力用功学生的不公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时的‘宽出’或‘严出’,可能没有太大差别。但久而久之,造成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张震说。

  对于“严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