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讲述在南极科考,是种怎样的体验?(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12日
摘要: 在南极科考,是种怎样的非凡体验? 不久前,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暨“雪龙”号进入北极圈。当时恰逢八一,北极科考队员在“雪龙”号上摆出“八一”的字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队员们还在“雪龙”号上参加猜北极熊和猜浮冰比赛。极地科考再次引起关注。 极地考察都要做什么工作?科考队员平时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民众对此知之甚少,却也格外好奇。 8月10日,侠客岛快闪沙龙邀请远在南极的中国南极中山站站长助理张蒙豫和长城站的科考队员戴宇飞做了场线上语音直播,分享了他们在南极的
我们国家的科考队是否和其他国家科考站点的工作人员有交流合作?
我们和美、俄、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的极地考察站都建立了科学研究和后勤保障的合作与交流机制。中山站周边有3个考察站,分别是俄罗斯进步站、印度巴拉提站、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和这3个站的联系稍微多点,其中距离俄罗斯进步站不到1公里,徒步就能到达,我们两个站之间开展的活动更多,比如一起举办过马拉松、排球赛等。
不同国家的科考队员在一起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南极的仲冬节是当地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是在夏至这天。今年仲冬节前,我们和俄罗斯站、印度站共同决定,在仲冬节当天都去印度站联欢,过两天再去俄罗斯站,最后再到我们中山站。到了哪个站,哪个站就做东。
然而印度站的队员太过谨慎,他们担心海冰没有完全冻上,就不敢开车,非要俄罗斯站和我们站的人去接他们,聚会结束后再把他们送回去。后来,俄罗斯站还真派车去接了,我们也去了。我开车到印度站后,他们的站长焦急地问我海冰的情况,还问我是否带了救生设备、GPS等,之后他才战战兢兢地上车,他旁边坐了一个电子工程师,眼睛一直盯着GPS。
考察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危险当然有,最危险的就是夏天的冰盖有很多冰裂隙。今年,在从中山站前往内陆基地的那条路上,就有“鹰嘴岩”附近冰面完全塌陷,无法通行。在2014年,我们还有考察队员掉到冰裂隙里,幸好当时卡在一块突起的冰基上才没有掉进裂隙底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南极科考会不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环境?
有人类的地方肯定会对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但我们尽量把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我们大部分垃圾都是收集后运回国内处理,平时我们也会焚烧一些污染程度比较低的垃圾,即使产生一些烟也是在《南极条约环保议定书》允许范围内。同时,我们也会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能不能谈谈中国在南极科考上的重大成果?目前有哪些技术是在世界前列的?
从1984年在南极建站起,中国南极科考已经走过33个年头,先后在南极建立了4个考察站,并准备在罗斯海区域再建一个考察站。
当然,中国南极考察取得了非常丰厚的成果。比如,我们考察领域非常广,包括冰川、海洋、生物、空间、测绘地质、人体医学卫星遥感等。
举几个例子,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孙波研究员2009年6月在《Nature》上发表了甘布尔泽夫山脉南极冰盖起源于早期演化的文章,在国际上首次提供了南极冰盖起源的直接证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孙立广教授采用地质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恢复了过去3000年来南极企鹅种群数
- 相关“科考队员讲述在南极科考,是种怎样的体验?(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