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7.0级地震 机器人记者25秒写出540字新闻(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1日

摘要:  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震区的灾情牵动着大家的心。与此同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地震发生后仅25秒,全国人民就已经收到了相关信息播报。这条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编发的稿件,共540字配发4张图片,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等十几项内容。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rverbaseurl:"afpeng

提供更丰富的即时地震速报内容。”

  “速报”不是一天“炼成”的

  说起来,25秒并不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最“光辉”的战绩, 6秒560字等都是“常事”。但自动速报工作并非一开始就这么“牛气”,甚至在2008年以前,各个省级地震台网和国家地震台网给出的地震速报参数都不一定一致。

  地震系统于2009年开始推进自动地震速报技术应用,组织开发自动速报产出平台和发布系统,并从此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公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确定地震参数用时14分钟,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为1分51秒。到这次九寨沟县地震,在提供地震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十多项内容,仅用25秒。

  “最早对震区附近热力人口的统计是没有的,后来基于救灾救援工作的需求,受灾范围、热力人口等要素也被列入机器人的重点播报范围”,侯建民介绍说。

  现在,人们若是安装地震速报手机应用,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地震参数,还可以看到震中的位置,震中周边的现场,最近的现场是哪一个,最近的医院和学校的分布等。

  (科技日报北京8月9日电)

  本报记者 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