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乱象教学承诺难兑现 退费转课太复杂(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07日

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在线教育越来越火。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学习,已成为人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名师一对一、VIP课程定制……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和广告宣传让人眼花缭乱。 _acM({aid:"mm_122588615_24060014_79798355",format:1,mode:1,gid:1,serverbaseurl:"afpeng.alimama.com/"});   在线教育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质量有没有保证?线上教育产

明显。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表示,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宣传不得含有对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有些机构动用“水军”吹捧课程质量和培训效果,误导消费者,应严格监管。

  邱宝昌认为,应尽快出台在线教育行业规范,有效制约机构失信,彻底铲除高承诺低兑现的行业乱象;机构一定要规范自身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并兑现承诺;消费者在选择时也一定要结合自己学习目的,做好前期调研,试听并比较后“明目而择”,不轻易相信机构做出的承诺。

  交互体验不给力,烦心!

  很多老师是兼职教学,责任心不够。再加上软件“卡”、师资“散”,课后有不太理解或遇到问题在线请教时,要么回应较慢,要么石沉大海

  “在线提交待解问题后,一般5天后才会有答复,实在太慢了。”北京海淀区某事业单位职工王若素的儿子上初二,为得到名师点拨,及时对所遇难题答疑释惑,她在某知名网校给儿子报了一期“初二数学直播尖子班”在线课程,几个月下来,光在线答疑这件事,就让她操碎了心。

  “老师在线讲得还不错,但为了赶进度,课堂讲解速度较快,学生在课后有不太理解或遇到问题在线请教时,要么回应较慢,要么石沉大海。”王若素说,有时好不容易盼来一次反馈,回答却很生硬,根本说不清解题思路和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点巩固。

  “在线学习免去了路途奔波之苦,但感觉很多老师是兼职教学,责任心不够。”南京全职妈妈黄珊珊说,为培养孩子英语兴趣,她在vipkid英语早教平台注册了账号,给5岁的儿子开通了在线课程。一开始,孩子兴趣很大,但3次课后儿子不肯再学了。

  “孩子喜欢刚开始时的外教约书亚老师,他的美式发音很清晰并且注重与孩子互动。但几次课后老师就换了,后面几位外教只是简单教学,对孩子比较冷淡。”黄珊珊说,只要上课的不是约书亚,她儿子就很抵触。

  师资不给力,软件也不给力。按照vipkid平台要求,黄珊珊下载了Airclass专用软件。一次用iPad登录,发现视频总是卡顿,声音不能同步,她随即换成台式电脑,但使用几天后,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尽管客服表示专门的技术团队会帮助解决,但黄珊珊发现,每次调试后没几天,“卡顿”会再次袭来。现在一上课,她就提心吊胆,生怕软件“闹脾气”。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文革认为,交互体验差的根源在于各平台对课程研究、教学模式等设计不到位。在线教育行业应明确一定的准入资质、技术标准等,以保证基本的教育服务品质;教育平台要有自律性的监管意识,担负一定责任,优化平台,形成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服务水准,改善用户体验;尝鲜的用户不要盲从潮流而忽视个体要求,合适最重要。

  退费转课太复杂,揪心!

  购买课程后由于种种原因不给退课,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护的问题时有发生。应建立在线教育的学习进退自由机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