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毛泽东思想知识点解读三(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1、 没有合理合法的斗争形式可以利用。   2、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第一枪: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 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 城市工人力量相对弱小,必须发动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根据地,借此在长期的斗争中夺取革命的胜利。   3、 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

的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工农政权。

  如果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使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主要指土地),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红军战争就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得不到巩固和发展。

  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依托,如果没有根据地,没有工农政权,武装斗争就会因失去依托而变成流寇主义而陷入失败。同时,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巩固和发展。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

  1、 没有合理、合法的斗争形式可以利用,只能用革命武装发抗反革命武装。

  2、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夺取革命胜利,就要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红军队伍、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3、 革命敌人力量强大,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而广大的乡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1、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农村包围城市开辟了革命的新道路。

  2、 它批判了“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对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3、 它是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4、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知识点::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纲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提出了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和生产队;

  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优待俘虏;

  人民军队内部实行的三个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 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意志。

  2、 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性,而不致沦为旧式农民武装。

  3、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很好地执行革命任务。

  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点:

  1、 依靠人民群众。

  2、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3、 建立三结合(以人民军队为骨干,野战军、地方部队、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主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1、 积极防御的战略原则

  2、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