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一(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原 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说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性、创新性、阶段性、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哲学:是
(4)*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充满生命力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概念作了经典的阐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阐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对世界的本原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物质即客观实在,“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表明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
第二、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阐述,肯定了感觉、意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阐述,概括了一切物质的共性,把作为共性的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什么?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
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在肯定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在某些情况下事物具有想到静止的状态。事物的运动表现为静止。第一,在一个特定参照系中。物体相对于参照系的位置保持不变时,可以看作是静止状态;第二,当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事物的质仍然保持稳定时,可以看作是静止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所以是相对的。所谓静止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存在的重要意义?
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我们认识事物和区别事物的基本前提。
第一、 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事物的相对静止,才可能完成量上积累,才能实现由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的质的飞跃。
第二、 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 相对静止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4.什么叫时间和空间?它们有哪些特征?
任何物体不仅是运动的,而且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空间:事物存在的广延性。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
- 相关“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一(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