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二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四、统一战线理论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概念的是列宁、斯大林。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由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看,基本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是少数,最广大的队伍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无产阶级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与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2
四、统一战线理论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概念的是列宁、斯大林。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由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看,基本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是少数,最广大的队伍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无产阶级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与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2)由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所决定。
从中国革命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状况,革命力量相对弱小,而且分散。敌人的强大则要求弱小的革命力量必须联合,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3)由中国革命的残酷性、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所决定。
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所决定,革命的发展也不平衡。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因而,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3.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近代中国社会极端复杂的阶级矛盾为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4.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
(1)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的国民党的合组为基础,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2)工农民主联合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基本成分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一部分贫苦的小资产阶级,故称工农民主联合战线。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特点:
a)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极端的复杂性。其成员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小地主和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反对美蒋反对派的基础上,中国人民的大多数结成了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称之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建国以后:新时期的爱国统一阵线(邓小平理论部分)
(二)统一战
- 相关“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二”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