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二(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四、统一战线理论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概念的是列宁、斯大林。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由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看,基本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是少数,最广大的队伍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无产阶级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与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2

线的策略方针

  1.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原则-独立自主的原则

  所谓独立自主原则

  (1)就是在统一战线中实行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2)就是要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军队,扩大解放区。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1)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2)必须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a)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工农联盟)

  b)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3)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4)革命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1.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2)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

  (1)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最高组织形式

  a)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以人民政协为最高组织形式

  b)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等代表参加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

  c)从第三届起,每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都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时举行,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共同讨论和民主协商,决定国家大事。

  (2)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首倡、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毛泽东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

  (3)坚持和平共处的高级统一战线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统一战线的实践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是1953年月开始的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期间,由周恩来提出的,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c)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