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三(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它正式载入了党的章程。 2.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什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小康社会的做法)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今年新的提法)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为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的科学规划。
2.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刚刚工业化,高能耗,高投入,高产出);一种是基于型增长方式(提高劳动效率,规模不变,产出提高)。
3.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2)工业、建筑业是主导-产生: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3)除(1)(2)外的所有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产生:服务业 的分离
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方针:大力发展第I产业,调整和提高第II产业,积极发展第III产业。
4.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1)区域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思是邓小平提出的:优先发展东部,由东部带动中部、西部发展(梯次发展)
(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个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3)发
- 相关“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概况三(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