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毛泽东思想笔记(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整个世界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反帝反封建→失败→需要新理论指导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   外部:19~20世纪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来到中国   内部:1、工人阶级壮大和发展(物质条件) 2、新

性质的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了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说明了:阶级革命需要新的领导力量、需要探索新的政权形式、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需要→失败→危机加深→新的出路

  必然性: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趋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向政治斗争发展。

  思想: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彻底不妥协,反帝反封建。

  工人阶级起决定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主导力量。

  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避免资产主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