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毛泽东思想笔记(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前中期。当时整个世界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反帝反封建→失败→需要新理论指导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 外部:19~20世纪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来到中国 内部:1、工人阶级壮大和发展(物质条件) 2、新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发展史角度)
一般理论 国情特殊 两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中国革命角度)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解决了一些民主革命中的问题
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向导(建设启迪)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地科学体系。
2、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分开来。
3、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开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完全形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骂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是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障碍。
骂封建统治: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联合专政。
骂封建经济: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
说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但是在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没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不平衡,不统一:政治经济不统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人民贫困,不自由:中国人民经济贫困,政治上不自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两个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整个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位)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最终目的)
中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
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一幕)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两大目标提到了全新的高度。
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摆脱改良主义思想之第一人。
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2年元旦,成立资产阶级
- 相关“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毛泽东思想笔记(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