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笔记七(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唯物史观 = 历史唯物主义 = 群众史观 唯心史观 = 历史唯心主义 = 英雄史观 历史观亦乏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面对的问题很多,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
论据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结论: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说明,社会和自然一样,都是物质的、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客观物质体系内部固有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人们就有可能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像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那样,建立起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4.历史唯物主义
所谓经济是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
一、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关系——阶级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办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主要由:①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素。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 改造或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者是具有生产经验和技能并实际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在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又称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劳动者则是生产办中唯一能动的"人"的因素,因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②非实体性要素:除实体性要素外,生产力中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一些非实体性要素,也称"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最主要的非实体性要素,也被称为"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及其构成、性质和类型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生产关系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其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交换关系;其三,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中,一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以及产品分配和消费的形式等其它两种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生产系分两种性质不同的基本类型: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二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定义: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
- 相关“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笔记七(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