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名词解释五(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1、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4、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8、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29、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理论等等,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
30、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属于政治范畴)。
31、国体——国家的类型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2、政体——国家的形式亦称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33、文化——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成就,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或:文化——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总称,主要指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直接目的社会活动领域,包括文化现象,文化关系、文化体制、文化活动等方面。
34、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全部成就,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
35、狭义文化——狭义文化与指精神文化,是指人类的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36、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感生反映形式,是一种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37、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反映形式,是一种自觉的、系统的、理论化的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注: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看,可以区别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不同层次。
38、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称为社会意识形态。
39、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中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称为非意识形态。注: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包含着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个不同部分。
40、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
41、文明——文明指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比较而言的。
4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亦称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亦称生产方式,它是指人类生
- 相关“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名词解释五(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