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四(3)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认识论:   一、认识论   1. 绪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辩证)革命(实践)反映记(唯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观点划清了三个界限:①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面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②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③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

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对象: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标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统一:①相互渗透     ②辩证转化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② 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②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外部矛盾: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1)对立:相互区别(正确 / 歪曲)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2)统一: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趔和谬误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题:

  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么样的?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唯物史观 = 历史唯物主义 = 群众史观

  唯心史观 = 历史唯心主义 = 英雄史观

  历史观亦乏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面对的问题很多,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2.社会存在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