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答:要把握什么是哲学,必须把握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属于世界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哲学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它是以理论的形式系统地反映世界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同一般人仅凭个人经验或传统影响形成的朴素而零散的世界观是有重要区别的。   第三,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第四,哲学既是理论化、

学的显著标志。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仅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性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

  9.简述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l)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历史观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也是两种历史观斗争的焦点。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2)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①历史唯物论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是客观的符合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意识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心主义主张英雄史观,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认为个别人物的思想和意识决定历史的发展。

  (简述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