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1(2)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   1."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原理,着重阐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是从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等方面展开的;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是侧重揭示意识的

 9.空间的无限性是指它的(  B  )

  A.存在是永恒的                  B.三维广延性是无限的

  C.体积是不可度量的              D.存在是绝对空虚的

  10.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C )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无限性         D.持续性

  11.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D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D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存在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5.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  )

  A.社会实践       B.主观努力       C.客观规律       D.先进的物质手段

  1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D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7.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  D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8.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C  )

  A.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B.世界是精神的世界

  C.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D.世界是发展的世界

  19.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D  )

  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

  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C.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

  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哲学

  2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  C  )

  A.二者是互不相关的                      B.二者是绝对对立的

  C.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D.后者是前者的形式,前者是后者的内容

  21.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  B  )

  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C.机器思维最终将超过人类思维  D.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22.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