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不仅创造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还不断创造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和基础。 (2)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生产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特别是生产实践是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不仅创造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还不断创造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和基础。
(2)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生产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特别是生产实践是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
(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发展的过程,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了整个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实践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起作用,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l)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
第一,劳动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
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
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的活动。
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3.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
(2)生产力是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三个实体性要素。
①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改造或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对象既包括未经加工而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也包括经过初步加工后作为劳动成品或半成品而纳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
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是一个庞大物质系统,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③劳动者是具有生产经验和技能并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在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
- 相关“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