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2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八七会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2)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3)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扭转了党内的混乱思想和悲观情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新篇章; (4)但对于
三、简答题
1.简述八七会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2)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3)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扭转了党内的混乱思想和悲观情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新篇章;
(4)但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问题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同时滋长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2.简述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它是在中国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在战略上把向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展开进攻和从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暂时退却两者结合起来的范例。
(2)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际上开始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的历史进程,从而开辟了一条在农村重新积蓄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基本点,即:强调组织革命军队、注重军事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革命军队必须同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发动土地革命、建设革命政权、创建根据地;准备将革命工作的重点从敌人力量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革命较有基础的山区去,为后来这一理论的最终形成作了思想准备。
3.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完整表述,是毛泽东在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
(1)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没有武装斗争,便没有强大的红军,就不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革命武装就无从开展土地革命,革命也就成了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必须把农村根据地建设成巩固的阵地,才有可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强大敌人作长期的艰苦的斗争。根据地
- 相关“第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2”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