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4)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 (1)关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一,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避免走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老路。 第二,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提出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既要积极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也要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
(2)主观上,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过分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最终导致在经济建设中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错误。
5.简述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
(1)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要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要百家争鸣。
(2)这一方针要求在艺术上使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自由发展,在科学上使各种不同学术流派自由争论;反对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或禁止一种风格、学派或另一种风格、学派。
(3)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要通过自由讨论和实践来解决,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去解决,从而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指明了方向。
四、论述题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具体为: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 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认为,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速度的快慢和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力相适应。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还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 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例如毛泽东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刘
- 相关“第八章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4)”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