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4)

来源:
江西成考网
发布日期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三、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的内涵。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3)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一般联系,又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特殊联系。与剥削社会相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消灭剥削、消除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3.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态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看,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明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4.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邓小平1992年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衡量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是为了扫清改革开放中的种种"左"的思想束缚和观念障碍,它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谈的界限,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重点突出了"有利于"这个以往被人们忽略的价值标准问题。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真理的标准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为标准,这是价值标准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