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成考政治毛概复习笔记十四(3)
- 来源:
- 江西成考网
- 发布日期
- 2017年04月19日
摘要: 二、辨析题 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答:(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领导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2)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才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2、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
(3)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基本点,即:强调组织革命军队、注重军事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革命军队必须同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发动土地革命、建设革命政权、创建根据地;准备将革命工作的重点从敌人力量较强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革命较有基础的山区去,为后来这一理论的最终形成作了思想准备。
3、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完整表述,是毛泽东在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的,它的内涵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
(1)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没有武装斗争,便没有强大的红军,就不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依托,没有根据地,革命武装就无从开展土地革命,革命也就成了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必须把农村根据地建设成巩固的阵地,才有可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强大敌人作长期的艰苦的斗争。根据地必须逐步发展扩大,采取波浪式地推进的政策,发展巩固中心区域,扩大边缘区域,然后向前推进。不发展根据地,就不能扩大红军,进而就无法进行一场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武装决战。
(3)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农民发动起来,从根本上摧毁反动统治的基础,使党和革命武装最大限度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展土地革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关键是要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既要最大限度地发动贫苦农民,又要保护中间阶层的利益,这样才能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站在革命一边,使根据地兴旺发达。
4、简述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为代表的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ld
- 相关“2016年江西成考政治毛概复习笔记十四(3)”的文章
- 成考直播通关课程免费领取2018-03-08
- 江西成人高考切忌粗心大意!2018-02-25
- 解读江西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证书比较2018-02-25
- 第3期:远程网络教育介绍2018-01-05
- 第2期:成人学历提升方案2018-01-05
- 第1期:成人高考介绍2017-12-27